Loading AI tools
黑人生命平權運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lack Lives Matter(縮寫:BLM),可譯作黑人的命也是命[1][2]、黑人的命很重要[3]、黑人性命攸關(或黑命攸關)[4][5][6]、黑人生命珍貴(黑命貴)[7][8][9][10][11][12][註 1],是一個抗議針對黑人的暴力和系統性歧視的去中心化國際維權運動,起源於非裔美國人社群。BLM也反對如種族歸納、暴力執法和美國刑事司法系統中的種族不平等等更為廣泛的問題[18]。BLM抗議通常在發生警察擊殺黑人事件後,比如崔溫·馬丁、邁克爾·布朗、艾瑞克·加納、以及雷基亞·博伊德等。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成立時間 | 2013年7月13日 |
---|---|
創始人 |
|
類型 | 社會運動 |
位址 |
|
獎項 | 雪梨和平獎[*] |
網站 | BlackLivesMatter.com |
這場運動起始於2013年。2012年2月美國非裔青年崔溫·馬丁(Trayvon Martin)被槍殺。次年,開槍的歐洲、拉丁、非洲混血裔社群自衛巡邏員喬治·齊默爾曼(George Zimmerman)被判無罪,社群網路上發起了 #BlackLivesMatter 的話題。2014年弗格森騷亂中的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和紐約市的艾瑞克·加納(Eric Garner)喪生,這兩起非裔美國人的死亡所引發的街頭遊行使得「黑人的命也是命」獲得了全國性的關注[19][20]。自弗格森騷亂後,運動的參與者多次舉行遊行示威,抗議數名非裔美國人在警方行動或警方拘留中死亡。2015年夏天,「黑人的命也是命」維權人士參與到了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中[21]。話題標籤的發起人和運動的召集人,艾麗西亞·加爾薩(Alicia Garza)、帕特希·庫拉斯(Patrisse Cullors)和歐帕爾·托米提(Opal Tomet)在2014年至2016年將他們的專案拓展到了全國30多個地方分部[22]。雖然有部份組織會自稱「黑人的命也是命」,如Black Lives Matter全球網路基金會,但「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仍然是一個沒有正式等級結構的分散式網路[23],也沒有任何組織註冊這個標語的商標[24]。
社會對於「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反應各不相同、易隨時間而變。不同種族的美國民眾對於運動的看法迥異[25]。「大家的命都是命」(All Lives Matter)的口號作為對「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回應逐漸興起,但於社群媒體受到批評[26][27][28]。在弗格森兩名警察被槍擊後,警察的支持者們建立了「警察的命也是命」(Blue Lives Matter,因為美國警察制服以藍色為主,或被稱為「藍命貴」)的話題標籤[29][30]。另一些黑人民權領袖則不贊同BLM團體所採取的策略[31][32]。2020年,約67%的美國人支援運動;到了2023年,這個數字是51%[33][34][35][36]。
2013年夏天,在槍殺崔溫·馬丁的喬治·齊默爾曼被判無罪後,這場運動以 #BlackLivesMatter 的話題標籤開始發展[37]。運動由三位黑人社群組織者——艾麗西亞·加爾薩、帕特希·庫拉斯和歐帕爾·托米提共同發起[38][39]。她們三位通過「黑人領導力與尊嚴組織」(Black Organizing for Leadership & Dignity,簡寫為 BOLD)相遇,該全國性組織專門訓練社群組織者[40]。在齊默爾曼被判無罪後,她們開始質疑自己在面對黑人生命遭受貶低時所做出的反應。加爾薩在 Facebook 上寫了一篇題為《一篇給黑人的愛的筆記》(A Love Note to Black People)的貼文。她在貼文中寫道:「我們的生命很重要,黑人的生命很重要」(Our Lives Matter, Black Lives Matter)。庫拉斯回覆道:「#BlackLivesMatter」。托米提隨後也表達支援,自此「黑人的命也是命」網路運動正式誕生[40]。
2014年8月,在麥可·布朗槍擊案後,BLM成員採用「黑人的命也是命自由乘車」的形式,在密蘇里弗格森組織了第一次全國性現場抗議[40]。超過500名抗議者突然出現在弗格森參與非暴力示威。在出現於弗格森的眾多團體中,BLM組織尤為突出,被廣泛認作這場新興運動的代表符號[40]。
自此之後,「黑人的命也是命」已經組織了數千場抗議和遊行。除了街頭抗議,BLM還將活動延伸到了美國的大學校園中,2015至2016年的密蘇里大學抗議就是其中一例[41]。
「黑人的命也是命」與傳統上處在黑人自由運動邊緣的人們取得了合作[40]。例如在其網站上,該組織聲明Black Lives Matter是「一項獨特的貢獻,它不僅僅是為了那些被警察和私警法外處決的黑人」,它還擁抱交叉性,「Black Lives Matter 肯定所有黑人酷兒和跨性別者、殘疾人、黑人非法移民、有案底者、女性和位於性別光譜上任何位置的黑人們的生命」[42]。「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發起人都是女性,其中加爾薩和庫拉斯認同自己為酷兒[43]。除此之外,全球網路的發起人之一的艾爾·赫恩斯(Elle Hearns)是一名跨性別女性[44]。組織建立者們認為他們自身多元的背景奠定了 Black Lives Matter 成為一項具有交叉性運動的基礎。#BlackWomenMatter(黑人女性很重要)、#BlackGirlsMatter(黑人女孩很重要)、#BlackQueerLivesMatter(黑人酷兒的命很重要)和 #BlackTransLivesMatter(黑人跨性別的命很重要)的話題標籤在 BLM 的網站上和社群媒體上出現。喬治城大學歷史學副教授瑪西亞·夏特蘭讚揚 BLM 使得「年輕的酷兒女性們(在活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45]。
BLM運動自認深受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黑人權力運動、1980年代的黑人女性主義運動、泛非主義、反種族隔離運動、嘻哈、LGBT權利運動和佔領華爾街運動的啟發[40]。許多媒體組織將其稱之為「新民權運動」[19][46][47]。然而,有一部分抗議者主動將自己區別於像阿爾·夏普頓這樣老一代的黑人運動領袖,他們反感中產階級傳統,比如教會參與、忠於美國民主黨以及尊嚴政治學[48][49]。政治學家弗雷德里克·C·哈里斯認為這種「集體中心領導模式」(group-centered model of leadership)有別於像傑西·傑克森的 Rainbow PUSH 聯盟和夏普頓的全國行動網路這樣依靠魅力型領袖模式的傳統民權運動組織[50]。
短語「Black Lives Matter」既可以指代一個推特話題標籤、一條標語、一場社會運動,也可以指一群宣揚種族公正的群體所組成的鬆散聯盟。作為一場社會運動時,Black Lives Matter 是去中心化的,它的領導者們強調組織在地化而不是全國性的統一化領導[51]。活動家德瑞·麥克森(DeRay McKesson)評論這場運動「團結了所有公開支援黑人的命也是命的人們,從而讓他們將時間和精力投入進來。」[52]
2013年,艾麗西亞·加爾薩、帕特希·庫拉斯和歐帕爾·托米建立了Black Lives Matter網路。艾麗西亞·加爾薩將這一網路形容為一個網上平台,這個平台的存在給活動者們提供了一套共享的原則和目標。雖然地方性Black Lives Matter分會被要求致力於服從組織的一系列指導原則,但是具體的行動操作則沒有一個中央的領導架構。艾麗西亞·加爾薩稱這一網路對於「監管誰是誰不是運動的一員」沒有興趣[53][54]。目前,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加納分布著至少30個Black Lives Matter分會組織[22][55][56][57]。
目前,共有多個團體和活動家以「Black Lives Matter」為名進行更為廣泛的運動。[22][58]。例如,針對美國及全球黑人社群的暴力現象持續且不斷升級促使了「黑人生命運動」(Movement for Black Lives)組織的建立,BLM 就是該組織的一員[59]。2015年,Johnetta Elzie、德瑞·麥克森、布列塔尼·Packnett和山繆·欣延圭共同發起了「零號行動」(Campaign Zero),旨在政策改革以結束警察暴力。這場行動發表了十點改革草案,其中包括:取消破窗政策,增強社群對警察部門的監督,並建立更嚴格的武力使用標準[60]。據《紐約時報》記者約翰·Eligon報道,一些活動者表達了他們對這場活動的看法,認為它過分強調了對警察暴力的立法完善[61]。
Black Lives Matter 早期曾運用社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或標籤來快速聚集民眾[40]。而後 Black Lives Matter 開始運用「多樣化的策略手段」,而不僅限於和平方式[62]。
2014年,美國方言學會(American Dialect Society)將 #BlackLivesMatter 選為它們的年度詞彙[63][64]。《Yes!》雜誌將 #BlackLivesMatter 評選為當年改變世界的十二個話題標籤之一[65]。網路迷因在幫助這場新社會運動取得支援的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Facebook 和 Twitter 等新興資訊及通訊科技傳播的網路爆紅事件成功取得了廣泛的線上支援,並將影響力溢位到線下的現實世界中[66]。然而,「警察的命也是命」等其他的反對者們也成功地用相同的手段藉此批評和揶揄這場運動,尤其抨擊了其對於黑人同種族間所造成死亡犯罪的忽視[67]。
截至2016年9月,短語「Black Lives Matter」在推特上被轉發了超過了三千萬次[68],黑人社群在推特上所形成的「黑人推特」圈也被認為成功為這場運動帶來了國際關注。有活動家通過使用 #BlackLivesMatter 標籤幫助宣傳他們的運動,將其傳播至更廣大的社群中並將參與者團結起來[69]。
羅格斯大學的赫蒂徹·懷特博士(Dr. Khadijah White)認為,BLM 已經將黑人的校園運動帶向了一個新的紀元。旁觀者現在可以輕而易舉地用手機記錄下警察的暴力行為並發布在社群媒體上,這將激進行動主義推向了全世界[70]。
BLM 通常採取直接行動策略,不惜讓民眾以感到不適的方式去直面種族問題,而不得不去正視問題的存在[71]。BLM 以通過抗議和集會而壯大的方式聞名[72]。他們也曾組織過裝死抗議,包括在2015年雙子城馬拉松所舉行的一次活動[73]。
運動的口號也包括了同名的「黑人的命也是命」「舉手了,別開槍」(Hands up, don't shoot,麥可·布朗案[74]),「我不能呼吸了」(I can't breathe,艾瑞克·加納案[75][76]和喬治·佛洛伊德案),「白人的緘默是暴力」[77]「無公義,不和平」[78][79]以及「我的兒子是下一個嗎?」[80]、「說出她(他)們的名字」(Say Her/Their Names)等等。
麥可·傑克森的《They Don't Care About Us》和肯德里克·拉馬爾的《Alright》都曾在集會中被廣泛傳唱[81][82]。
一部名為《Bars4justice》的短篇紀錄片記錄了運動中的各種活動分子和唱片藝術家們,併入選第24屆泛非電影節。《Stay Woke: The Black Lives Matter Movement》是2016年一部由傑西·威廉斯主演的講述這場運動的電視紀錄片[83][84]。
2020年6月5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市長梅利爾·巴烏斯爾下令將西北第16街通往白宮北門的一段路命名為「黑人的命也是命廣場」,同時街道地面也被塗上巨大的「Black Lives Matter」字樣,以此向抗議喬治·佛洛伊德之死的示威者致敬。[8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